1950年敬請關注!
簡介:<p> 1937年西班牙內戰其間,德國戰機應西班牙國民軍政府的要求,向巴斯克城市格爾尼卡猛烈轟炸,造成嚴重傷亡。畢加索激于義憤,繪畫了這有如煉獄般的慘狀,著火的房子,驚惶失措的人畜,嚎哭的喪子之母,控訴著戰爭的殘暴。為此,畢加索與獨裁者佛朗哥決裂,流亡至巴黎,老死不還鄉。這幅畫原本收藏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,佛朗哥Franco死后,遵畢加索遺言重返故國。<br/> <br/> 1936年,畢加索擔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術館名譽館長期間,為保護藝術珍品,作出了自己的貢獻。1937年初,他創作了蝕刻畫《佛朗哥的夢和謊言》。這是一組連環漫畫式的版畫,共有18個畫面,另加一首隱晦的、丑化佛朗哥的題詩。畫家通過出售這組畫的復制品將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濟金。就在創作這組作品時,發生了"4月26日事件"。因此,這組畫中的最后4個畫面,與日后創作的Guernica《格爾尼卡》有關密切的聯系。組畫中的公牛在最后的畫面中,抵傷了象征佛朗哥的馬形怪物。該組畫被復制后,法國當局作為宣傳品,用飛機將其散發到了佛朗哥占領區。在此前不久,畢加索曾受委托為普拉多美術館創作一幅大型壁畫,作為該年夏季在巴黎召開的萬國博覽會中西班牙館的裝飾畫。在他還未構思的時候,發生了駭人聽聞的"4月26日事件"。這就是德國法西斯的空軍,悍然轟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,造成了和平居民的傷亡。當這一消息傳到巴黎后,憤怒的畢加索懷著"對那把西班牙沈浸在痛苦與死亡的海洋中的好戰集團的厭惡和鄙視",立即以這一事件為題材,只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,于6月5日創作完成了351×782厘米的巨幅壁畫《格爾尼卡》。該畫以后期立體主義語言表現了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,鞭韃了法西斯。該畫在巴黎亮相后,受到了廣泛的關注。1938年,它還在挪威、英國、美國等進行了巡回展出。在德國占領法國期間,畢加索不向德國法西斯低頭、不為利誘所動,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。表示以自己的繪畫作為『抵抗和打擊敵人的戰斗武器』。</p>…